金融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674-7690
国内刊号:11-5865/F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8530 人次
 
    本刊论文
2012年上半年国际金融形势评论

美国金融形势评论
  2012年上半年,美国经济的两个关键词是:高开低走、贸易保护。
  一,年初美国经济呈加速好转迹象,但进入3月份后呈“高开低走”态势,尤其是就业数据持续下行。美联储虽一直观望,但若经济形势持续恶化,进一步宽松政策或将到来。
  美国非农就业数据是“高开低走”经济态势的最好诠释。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虽然今年1至5月美国失业率基本呈下降趋势——由8.5%降至8.2%,但月度非农就业环比增量却由27.5万一路降至6.9万,而美国需月均创造12.5万个就业机会才可维持失业率稳定。
  此外,占美国GDP70%的消费方面,其数据表现也渐趋疲软。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美国零售额与核心零售额环比与同比增速均大幅下降,其中零售额环比增速由一季度的0.6%~1.0%区间骤降至-0.2%,核心零售额环比增速由一季度的0.8%~1.1%区间骤降至-0.4%,均由正转负;零售额同比增速由一季度的6.3%~6.6%区间降至5.3%,核心零售额同比增速由一季度的6.4%降至4.3%,均下降明显。美国经济咨商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月份达到71.6的顶点后一路走低至64.9,而消费者预期指数也由2月份88.4的高点一路走低至77.6,表明美国消费者信心不足。
  国在国际社会面临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也为人民币汇率改革创造了良好条件。
  基于此,4月16日起,央行决定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5‰扩大至1%,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提供当日美元最高现汇卖出价与最低现汇买入价之差不得超过当日汇率中间价的幅度由1%扩大至2%。
  增加汇率弹性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要求,可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为资本账户开放打好基础,增加国内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有效抑制短期资本流入,增强宏观调控的自主性。
  六,央行首次以官方报告形式描绘出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清晰路径,并给出具体时间表。
  2月份,央行研究报告《我国加快资本账户开放条件基本成熟》发布,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基本成熟,并将整个过程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短期安排(1-3年):放松有真实交易背景的直接投资管制,鼓励企业“走出去”;中期安排(3-5年):放松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商业信贷管制,助推人民币国际化;长期安排(5-10年):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先开放流入后开放流出,依次审慎开放不动产、股票及债券交易,逐步以价格型管理替代数量型管制。此为央行首次以官方报告形式描绘出中国资本项下开放的清晰路径,并给出具体时间表,标志着启动资本项目完全可兑换的议题进入议事日程。
  资本项目完全可兑换的改革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最后一道屏障,此屏障一开,30余年改革形成的优势和不足都将瞬时暴露在国际经济体系之下,可能获取更多收益,也可能承担更大风险。总体上看,应按照周小川行长所提的,坚持以对外债总量和短期资本流动的管理为底线的原则,渐进稳妥地的加以推进。
  七,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坚实一步,但目前推进利率完全市场化改革时机尚不成熟。
  6月7日,央行决定将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
  事实上,自1996年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以来,目前金融市场利率(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等)、货币市场利率(银行同业拆借、贴现、转贴现等)、外币市场利率均已基本实现市场化;贷款利率下限管制在信贷需求旺盛、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基本发挥不了作用,因此也基本上市场化;目前尚未市场化的其实只有存款利率,而其借助信托理财、协议存款、财政存款招标等替代方式也已达到部分放开的效果。但存款利率上限不能超过基准利率、贷款利率下限不能低于基准利率0.9倍的限制一直存在。此次央行宣布扩大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事实上是在渐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虽尚未完全放开管制,但朝着利率市场化的方向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当前,利率市场化已成为众望所向,但是利率市场化将导致社会财富分配格局的重大改变,对此社会各界必须有所准备。我国目前利率管制的真正受益方是资金使用人,是各类工商企业和社会的基础建设项目。政府通过存款利率上限管制保证了企业和社会基建项目较低的融资成本。而如果放开利率管制,受益的将是存款人,受损的是用款企业。受益方和受损方互换,将导致整个社会财富分配格局的改变。银行只是提供资金融通的一个中介,所能起到的只是价格传导的作用,即使放开存款利率管制,银行也需维持适度的基本可循环的净息差水平,结果只能导致贷款利率相应提高。
  有鉴于此,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机必须较好把握,企业的承受能力必须重点考虑,只有在企业成本上升的和缓期才是存款利率放开的最佳时点:一是通胀较低时期。此时存款负利率效应不明显,利率放开后,名义存款利率上升不明显,相应的名义贷款利率上升也不明显,企业相对容易承受,对实体经济冲击相对较小;二是生产要素价格上升较稳定时期。生产要素价格稳定,则企业经营预期比较明确,利率市场化后,面对融资成本上升,企业也可专心应对。
  短期来看,目前推进利率完全市场化的时机还不够理想,主要是物价形势不稳定,尤其是近几年投放的超量货币所蕴藏的推动物价上涨的势能尚未完全释放。但中期来看,放开利率管制的条件要好于前些年,主要是因为汇率、土地成本、人员工资等已经经历了一轮较快增长,目前涨幅逐渐趋稳。同时,我国经济逐渐步入调整周期,去产能化将带来主要生产要素价格的稳定甚至下降。因此,当前可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利率市场化经验,制定未来3到5年存款利率放开的明确时间表,给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以明确预期,以便提前应对资金成本的必然上升。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金融评论》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金融评论》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